CCF中国数字金融大会召开,共探AI与产业互融新路径
8月15日至17日,第二届CCF中国数字金融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聚焦“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与安全实践”核心议题,共探行业创新趋势及产业发展新路径。
赋能数字金融新发展,AI应用场景走深向实
在“大模型如何重构数字金融的智能基座”圆桌论坛环节,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数字金融分会副主任、中电金信高级副总裁张东蔚代表企业分享了观点。她认为,自今年以来,随着基础大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AI 工程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大模型使用成本的快速下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关注焦点已逐步转向实际应用。
作为央企科技力量的一员,中电金信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一是紧抓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打造的金融大模型数据集成功入选国资委首批央企人工智能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优秀建设成果,并与13家企业共同签署了“央国企金融数据产业共同体倡议书”,推动人工智能与数据产业深度融合;二是注重高价值场景挖掘,从智能营销、客服、风控等传统场景,到投研、决策、运营等更多复杂领域。中电金信基于源启·行业AI平台打造的“金融AI模型智策中枢”,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
随着大模型应用步入下半场,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基础和工程能力均面临更高要求。中电金信创新性地将AI技术与金融软件工程相融合,为金融企业提供了涵盖需求分析、业务建模、设计规划、实施部署、测试验证等端到端一体化开发工艺及工具链平台,构建了AI驱动的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了从目前“以人为主、AI为辅”到“以AI为主,人为辅”的软件工程智能3.0时代的转变。
生成式AI重塑金融风险管理,高效方案护航监管合规
在合规议题引发广泛共鸣之际,中电金信系统资深架构师高源从实操层面展开深度解析,揭示了当前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痛点: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带来合规压力陡增,传统模式下报告产出负担重、跨知识库协作低效、非结构化文本处理成本高昂。而生成式AI凭借其在文本理解、自动化处理和多模态解析上的优势,为合规报告自动生成、外规内化映射、反欺诈关联分析、消保智能应答及尽调报告提速等场景带来了革命性机遇,并以实际案例说明,AI可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的企业尽调报告生成时间缩短至分钟级,效率提升数十倍。
基于对风险与应对策略的深刻洞察,中电金信已有落地成果——监管合规知识问答智能体。该方案深度整合海量监管政策与制度文档,依托前沿的RAG技术与大模型能力,构建了强大的知识引擎。员工可通过自然对话便捷进行监管制度检索、合规风险预警、统计口径问答及数据指标查询,有效解决了传统合规管理中信息分散、查询低效、口径不一致的痛点,在显著降低合规成本与监管处罚风险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数字金融是一场科技与行业的融合共舞,伴随AI技术的持续深化发展、监管框架的日益完善以及行业协同生态的成熟,在业界的共同耕耘下,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化浪潮,必将为金融乃至更广阔的产业领域注入强劲动能,开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智慧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