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金信数字工厂解决方案将IT和OT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思维重构制造业业务模式和流程,有效解决制造业企业核心痛点,全面赋能生产制造全流程,提高工厂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保证。数字工厂解决方案利用信息系统、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把工业研供产销全链路联接,客户全业务场景透明化,实现自动采集、数据分析、可预测、闭环管理的新型制造。
在数字技术引领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当下,中国制造业呈现“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制造业企业亟需数字化转型升级。
-
计划、生产、运营无法协同
企业整体数字化程度不高、生产过程不透明、业务环节难协同、缺乏精细化管理,面对生产异常问题无法快速反应与流程追溯。
-
缺乏数据整合治理
企业无法精准掌握设备管理数据、产品品质数据、能源能耗数据等,无法形成数据闭环式融合。
-
生产计划不合理
计划时间节点难以精确编制,排程不合理,经常出现订单延误、漏排情况,且对异常信息的反馈处理能力较弱。
-
质量检验内容繁杂,工作效率低
首检、巡检、工序检验、终检等检验结果无法及时反馈分析。主要依靠纸质记录,出现质量问题追溯效率低。
-
物料种类多、管理混乱
产品、半成品对应装配的部分物料易混淆,存在错装风险。需建立关键性物料生产数据,满足追溯需求。
-
现场异常响应、处理不及时
无法实时收集及分析现场生产数据,没有建立异常生产处理机制,经常出现人力资源和物料的浪费。
-
工艺管理经验主义
工艺工序缺乏可视化管理,因工艺变更而出现差错。
-
设备维保执行力不高
没有建立标准保养程序,采用纸化维保工单没有办法实现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中电金信基于核心产品Octo智造业务平台及i-Dolph智造研发平台,构建了涵盖工业物联、订单管理、计划管理、物料管理、仓储管理、生产执行、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数据分析治理等主要功能的数字工厂解决方案,帮助离散型、混合型生产企业有效优化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强化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生产全链路数字化管理,助力企业加速实现工业4.0转型。
无纸化应用 | 搭建基于整个企业的无纸化管理平台,包括生产质量管理、车间管理、设备管理、移动应用、生产看板等,实现从人工操作向无纸化转变的过程。达成整体企业数字化、生产过程精准透明、业务环节协同、企业精细化管理。
数据可视化应用 | 基于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将生产设备、流水线、工控系统等生产环节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通过时序数据库或其他数据库进行存储,再通过BI等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实时展示分析,形成数据应用的落地和闭环。
全场景物联应用 | 面向工业现场复杂多样的装备,通过自研工业物联网网关OctoGateway, 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有线、Wifi、5G等方式,将工厂核心生产区域、复杂多样的设备、仪器智能工具等进行数据采集与接入,形成人、生产、产品、管理可追溯、可控制的全流程管理模式。
精准排程应用场景 | 告别传统计划员手工排程,可按照设定的基础数据以及当前车间实际情况,通过符合自身排产方式的AI算法进行持续迭代,不断提升生产排产的自动化,合理分配产能,最终完成全自动一键排程。改善频繁插单、生产计划频繁变更的情况,从而大幅提升客户及时交货率,缩短客户订单交期。
在统一平台上集成质量控制、文档管理、生产调度等方式,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计划、生产、工艺、质量、设备管理及预警。
为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管理、生产过程的异常信息监控,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及数据的共享、准确和实时奠定基础。
改善生产过程中的人为统计和纸质数据记录工作,提高人工绩效,降低生产周期,提升数据完整性。
帮助企业从局部的事后处理方式转向全局实时处理方式,并通过BI可视化化分析软件,有效帮助企业提前预防、智能决策、科学管理。
-
01采用先进微服务架构,高柔性适应各类新业务扩展变更
支持独立部署服务、快速启动响应、动态按需扩容、按需赋能、更适合敏捷开发。支持平板和手持终端等便携设备界面最优化;
-
02采用低代码开发平台,无需过于依赖技术研发人员
采用图形化方式、人机交互进行业务配置,将详细设计转为计算机语言,自动实现源代码生成;
-
03IT+OT深度数据整合,打造企业数据平台
将工业数据进行集中资产化管理,更有效地治理、共享及应用相关数据,帮助企业通过数据实现精益化管理;
-
04搭建统一业务平台,使业务有机互联
将生产、仓库、工厂物流、质量、设备、人工工时管理等纳入统一平台,通过统一数据模型、统一数据库,使物流、生产、质量业务相互关联;
-
05SaaS化的云服务+AI自学改善模式
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B/S整体结构,前后台分离的微服务技术架构,并结合先进的AI学习实现精准排程功能。